2013年河南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(考生回憶版)

節選. 給定資料
3.“土地失控!”某著名雜交水稻研究專家說,“這些年中央以最嚴厲、最嚴格的政策來保18億畝耕地紅線。但到了縣級再到鄉鎮和村一級,情況并不那么樂觀,這些地方大多根據當地經濟發展的需要搞城鎮化、工業化,最難控制的是村這一級,尤以經濟發達的長三角、珠三角為甚。”如今,從蘇南、蘇北、浙北,一路高速公路過去,已經看不到連片的1000畝以上的農田,而10年前,那里還是連片的萬畝良田,F在,良田都變成了房子。該專家也坦言:“我們種水稻一畝只有700塊利潤,種蔬菜、水果一畝利潤8000塊,種一畝花卉利潤是8萬塊,工業的利潤則是百萬千萬計。”
“GDP增長再快,引進的投資再多,如果百姓的吃飯都成問題,那大家肯定不幸福。”有全國政協委員說。但中國這樣一個泱泱農業大國,現在卻有越來越多的農民離開了滋養他們的土地。什么時候,在土地上耕作,成了食之無味、棄之可惜的營生?
19年前美國學者布朗提出了一個曾經轟動世界的命題;誰來養活中國?時至今日,這一命題仍時刻警示著我們,國家無糧不穩,如果農民沒有生產積極性,寧可遠離家鄉到城市打工,也不愿在家鄉種地、喂豬、養雞,那么我們的農業將會不穩,農業不穩,其他都將不穩。專家指出:“基本的口糧如果有10%的不足,社會可能會出現動亂;如果有30%的不足,那就安全亂掉了。”
“給定資料3”中提到“什么時候,在土地上耕作,成了食之無味,棄之可惜的營生?”請結合“給定資料”和你對這句話的思考,自擬題目,自選角度,寫一篇文章。(40分)


點擊分享此信息:
